为求又一个炫富“名场面”专家:亟须加强治理

为求流量满屏纸醉金迷包装营销推广涉嫌违规

网路主播卖力炫富粗俗之极

□本报见习记者张守坤

□本报记者赵丽

“除了房、车和定期存款外,我手里还有几百亿元流动资金,自己随意花”“我在广州有一套豪宅,在广东有一套豪宅,在四川还有一套700平方米的豪宅,还有七八辆豪车,咱俩PK,假如我赢了,我父亲够不够娶你父亲?不够我再加1000亿元聘礼”……

视频平台上,主播们正在上演一个又一个炫富“名场面”。留言中,有人很讨厌这些炫富行为;也有人坦承艳羡不已,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有钱人”。

《法治晚报》记者近期在短视频平台搜索发觉,炫富博主为数不少,她们以奢华生活为卖点,有的是为了纯粹的显摆,有的则是通过炫富引流,植入广告谋取利益。

接受记者专访的专家觉得,部份博主为了吸引流量趁机鼓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导致中学生模仿消费和显摆,严重害处网路生态,亟需强化整治。

短视频炫富风猖獗

腐化风气影响三观

“5000元你们有吗?3亿元大家有吗?13亿元见过吗?200多亿元大家见过吗?4000亿元,看好了,我这是4000亿元。”一名女主播用右手挡着某支付软件的帐户余额,一点一点向左联通,向听众显摆着。

对于这样的炫富视频,来自广东攀枝花的李杰坦承自己非常讨厌。“这些炫富主播要么是暴发户心理,生怕他人不晓得自己有钱,要么是故意造成他人的妒忌心理,炒作出名,或是靠炫富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李杰说。

记者随机专访了上海、天津、四川等地数十位群众,不仅少数人认为网路炫富只是成功人士展示私人生活的形式无伤大雅外,大部份人对网路炫富持反对心态。

在中国人民学院新闻与社会发展中心研究员曾持看来,在网路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属于广义上的言论自由,在法律上自然是可以的;但显摆和分享是两种不同的行为,“分享是基于我们之间的伙伴关系,我把我有的东西给你,而显摆是你只可以看,但不许拥有,甚至要对我形成艳羡和屈从的等级情感”。

曾持觉得,中学生听众缺少对财富的批判认知,容易艳羡炫富者优越的境况,形成不符合自己年纪、家庭处境和应有美德的攀比心理;成年人听众则容易产生妒忌和怜悯的心理。

据河南安阳某小学老师李楠介绍,其所在班级有某些中学生沉溺于观看炫富视频,幻想“赚大钱、像主播那样一掷千金”。“网络炫富对中学生的价值观会形成巨大冲击,容易让中学生产生唯利是图的错误态度,打造出做作、不自信的人格心理。”李楠说。

包装营销未必真富

收割流量谋取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调查发觉,一些博主虽以奢华生活为卖点进行不当展示,但其对高端消费品的体验过程是真实的;还有一些博主则是通过营销炒作,将自己包装成有钱人,希望通过炫富引流,谋取利益。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有的博主最初发表的视频内容主要是寻访火锅、小吃、火锅等平价饭店,流量不温不火,时常发了一条“300元一两的披萨”吃播体验后,单条点赞量迅速飙升至几十万次。此后该博主开始专注做高档餐饮、酒店的探店视频,“7.5亿元住一晚饭店”“199亿元坐月子”“1亿元剪毛发”……流量急剧大幅降低。

记者注意到,流量降低后,上述博主会在视频中植入卖车、卖房或卖表等广告。这些情况并非个例。有不少博主都采取这种策略,让炫富成为流量密码,因而植入广告。有多名短视频博主透漏,她们对广告和推广的报价为几千元至数亿元不等,一些更深入的合作费用“上不封顶”。

更有业内人士透漏,有博主在炫富视频中发展线下项目,拉想要买豪车、想要变富的对象入伙,吸引好多人借贷出席所谓挣钱的项目。

还有博主捉住听众想要致富的心理,在视频中声称可以“手把手教你怎么爆粉和变现”,吸收学员缴纳培训费用。

来自广州珠海的张晓逸前不久就被这样的视频吸引了——一名博主在直播中告诉用户,其在短视频平台上攫取了大量利润,还和早已学成归来的学员一起,展示收入到账截图,少则几十亿元,多则几百亿元,而且不断显摆自己的豪车别墅,宣称每顿饭都要耗费上亿元。

“本人带,一对一,官方平台认证短视频广告营销,一礼拜出成绩,28个名额,一个月后你也能和我们一样。”该博主小声吆喝着。张晓逸心动了,花了3990元报考,报完名一礼拜后,对方发来一些资料和视频剪辑课程。自始至终,他并未看见任何“名师”帮扶指导构建百万粉丝帐号,对方也没有问过他的情况,甚至不晓得他的帐号。“这莫非不是直播间画大饼的误导行为吗?”张晓逸发觉自己被坑后愤恨不平地说。

实际上,记者调查发觉,在电商平台,只需花10多元便可选购大量制造低端同学圈人设的素材,如奢华品、豪车别墅、余额帐单、旅游休闲甚至直升机订购记录等。仅证明个人资产一项,就有股票利润图、销售记录单,还有几亿元、几十亿元乃至几百亿元等不同金额的建行汇款截屏。一些商家都会提供剪辑教程和文案编排短视频广告营销,假如卖方不晓得怎么操作,还可以花钱让买家代为运营。

不仅虚拟素材,实体奢华品的作假也很便捷。同样在电商平台,花几十元就可以买到各类豪车的车锁匙;耗费数十元到数千元不等,可以租到各类品牌的名包、名车、豪宅进行照相。

假炫富真广告违规

监管鉴定及时跟进

“很多炫富博主,实际上是拿了广告费用,做的是商业宣传和广告营销,例如首饰、自助餐等。”中国政法学院传播法研究中心副院长朱巍说,按照广告法等规定,广告应该具有可辨识性,才能使消费者明辨其为广告,但大多数炫富视频并未标记为广告,人们并不清楚什么是商业宣传,哪些是真实生活,“这样混作一谈是典型的违规行为”。

他提出,炫富行为可以让博主降低关注度,满足感膨胀,因此这一成名的捷径被不断复制模仿。对于短视频平台炫富顽疾,有关部门应及时大力整顿,净化网路空间。

记者注意到,国家广电总局、文旅部日前联合发布《网络主播行为规范》,明令严禁包括逼迫打赏、暴饮暴食、炫富拜金等在内的31种行为;中央网信办会同相关部门从去年4月以来举办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网路直播、短视频领域顽疾”专项行动,集中治理“色、丑、怪、假、俗、赌”等违规违法内容呈现顽疾。

一些短视频平台也在行动。7月19日,抖音发表公告称,对一批存在涉嫌刻意炫富、宣扬高消费、攀比享乐等不良价值观的内容和帐号进行了处理。仅去年7月1日至18日,平台累计清除相关违法视频3911条,处罚违法帐号5个。

去年4月25日至5月8日,小红书平台共处理1100多篇炫富相关的违法内容。当小红书用户搜索“法拉利”“布加迪”“豪宅”等关键词时,页面会显示“真诚分享,理智消费”的提示。

多个短视频平台都发表公告表示,将不断严打拜金炫富、攀比享乐等不良价值观的内容和帐号,并对相关变体持续监控、及时处置。

在曾持看来,平台处在互联网整治的第一线,就是应当对炫富视频进行甄别、限流,对频繁发布相关内容的用户进行教育和警告。

“去年的‘清朗行动’中,网信办早已抒发了管制炫富视频的意愿,其制订的《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也规定‘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应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产生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路文化’。目前相关的规章制度已然较为完善,关键在于平台须要舍弃流量至上的观点,做好监管的本员工作。”曾持说。

朱巍建议,整治短视频炫富顽疾,须要监管部门持续监督指导,短视频平台完善制度机制,例如可以引入算法机制,用AI鉴定是否为炫富视频,对炫富视频不给与流量,不让粗俗直播和视频内容成为社会话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都看到这里了,留下你的评论呗~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